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段弘古中唐 765 — 81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14 排行九澧州安乡(今湖南安乡)人。
一生未登科第,为人刚峭寡合,不事产业。
喜纵横书。
以法家言干御史大夫何士干,将用之,会士干死。
以兵家言干襄阳节度使于頔,亦无成。
50岁仍未获禄位。
李景俭吕温刘禹锡柳宗元友善。
宪宗元和九年(814)南谒容管经略使窦群,途经桂州
刺史崔咏不为礼,愤而病卒。
生平详见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并序》、《唐诗纪事》卷四三、《万姓统谱》卷一〇一。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吕温中唐 772 — 8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11 【介绍】: 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
吕渭子。
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
能文,一时流辈咸推尚。
王叔文厚善,迁左拾遗
二十年,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
比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独免,进户部员外郎
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
旋与羊谔等谋逐宰相李吉甫宪宗怒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11 字和叔一字化光
排行八
郡望东平(今属山东)
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居洛阳(今属河南)
吕渭子。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
二十年工部侍郎张荐出使吐蕃,充副使,被拘留经年,顺宗永贞元年(805)十月回京,累迁至刑部郎中
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宪宗元和五年(810)衡州刺史,卒。
事迹见柳宗元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刘禹锡《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新、旧《唐书》本传。
吕温文辞精富,文体赡逸,所作铭赞“置于韩柳集中,亦为高作。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八)其诗“亦胜诸人”(《沧浪诗话》)。
今存《吕和叔集》10卷,四部丛刊本为通行。
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吕温772-811),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吕渭之子。
初从陆贽治《春秋》,从梁肃学文章。
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翌年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校书,擢左拾遗
二十年,为吐蕃吊祭副使,转侍御史
使还,历户部司封员外郎,迁刑部郎中知杂事
三年,坐诬宰相李吉甫,贬均州刺史,再贬道州
五年,改衡州
所在均有治绩。
卒。
工诗文,与元稹刘禹锡柳宗元李景俭友善。
有《吕温集》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二卷。
字和叔
一字化光
河中人
贞元末进士
再迁为左拾遗
侍御史使吐蕃
元和初还。
户部员外郎
再贬道州刺史
衡州
卒年四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天才俊拔,文采赡逸,为时流柳宗元刘禹锡所你。
梁肃为文章,规摹左氏,藻赡精富,流辈推尚。
刘沧吕温,亦胜诸人。
《唐诗品》
衡州早擅宏词,富于摛藻,《由鹿》诸赋命意修远,虽拘于时制,稍落近语,要亦升堂之客也。
五言律亦多倚拔,惜其内有乏思,外有遗象,不能自振其馀波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吕恭中唐 777 — 8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中人字恭叔
吕温弟。
尚气节,喜纵横诸术。
山南西道掌书记,进殿中侍御史,官终岭南道府判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7—813 一名宗礼字敬叔,郡望东平(今属山东)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
家于洛阳(今属河南)
吕渭子,吕温弟。
德宗贞元末山南西道节度使掌书记,与府主严砺不甚合,入荐为长安主簿
宪宗元和二年(807),以监察御史江南西道都团练军事,进殿中侍御史
五年管都防御副使,卒于岭南节度判官任。
生平事迹散见柳宗元吕侍御恭墓铭并序》、《唐诗纪事》卷四三。
吕温集》中所载《春日李六景俭及弟联句》录有吕恭诗1联,《全唐诗》据以录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唯俨中唐 760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29 【介绍】: 唐僧。
绛县人俗姓寒
年十七师事惠照。
代宗大历八年纳戒,谒石头禅师,住药山寺
宪宗元和中李翱出刺朗州,谒唯俨问道,唯俨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答之,顿悟。
释唯俨
俗姓寒
绛县人也。
童龀慷恺敏俊逸群。
年十七从南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纳戒于衡岳寺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
遂谒石头禅师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彼崔嵬。
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迭互推寻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遐迩喧然。
元和中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相善。
俭除谏议自代。
及俭获谴。
乃坐此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邪。
指天。
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
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文会之交。
自相与述古言法六藉。
为文黜浮华尚理致。
言为文者韩柳刘焉
吏部常论仲尼既没诸子异端。
故荀孟复之。
杨墨之流洗然遗落。
殆周隋之世王道弗兴
文中子有作。
应在乎诸子左右。
唐兴房魏既亡失道尚华
至有武后之弊安史之残。
吾约二三子同致君复尧舜之道。
不可放清言而废儒纵梵书而猾夏。
敢有邪心归释氏者有渝此盟。
无享人爵无永天年先圣明神是糺是殛。
无何邂逅于顿了本心。
末由户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复遇紫玉禅翁
且增明道趣。
著复性书上下二篇。
大抵谓本性明白为六情玷污。
迷而不返今牵复之。
犹地雷之复见天地心矣。
内教之返本还源也。
其书露而且隐。
盖而又彰。
文则象系中庸隐而不援释教。
其理则从真舍妄。
彰而乃显自心。
弗事言陈唯萌意许也。
韩柳览之叹曰。
吾道萎迟且逃矣。
陶鍊难化护法功多。
回是子之心拔山扛鼎
犹或云易。
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相继问道能开发道意。
大和二年将欲终告众曰。
法堂即颓矣。
皆不喻旨。
率人以长木而枝柱之。
抚掌大笑云。
都未晓吾意。
合掌而寂。
春秋七十云。
系曰。
尝览李文公复性二篇。
明佛理不引佛书。
援證而徵取易礼而止。
可谓外柔顺而内刚逆也。
故曰。
而忘言矣。
经云。
治世语言皆成正法者。
李公有
俨公一笑声彻遐乡。
虽未劳目连远寻而易例有诸。
隆墀永叹远壑必盈。
道感如然不知其然也。
姓韩
绛县人
童龀慷慨。
敏俊逸群。
年十七。
薙染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
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
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耶。
遂谒石头禅师
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山巅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
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
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
遐迩喧传。
元和中
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谪。
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
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耶。
指天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
暗室已明。
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大和二年
合掌而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